協同推進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
鄒 欣
2025年11月11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強能源、基礎設施、綠色產業、數字經濟、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在彼此成就、共創未來中共同邁向現代化。”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引領下,人類文明發展進入數字化、智能化交織推進的新階段。隨著數字經濟迅猛發展,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維護國家數據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日益顯現。如何在數字化浪潮中攜手應對挑戰、深化互利合作、增進人類福祉,成為各國必須回答的現實問題。
上海合作組織作為26國參與、在50多個領域開展合作、經濟總量接近30萬億美元、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強的世界最大區域組織,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在深化數字合作、共同邁向現代化方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以“中國行動”弘揚“上海精神”,通過協同推進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積極探索加強數字合作的實踐經驗,打造數字合作的“上合樣板”,為建設數字時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上合貢獻”。
以硬聯通為基礎,推動打通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打通數字基礎設施,是加強數字合作的物質前提,必將為推動上合組織大家庭成員共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近年來,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合力推進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硬聯通項目,不斷增強數字合作的底層支撐。比如,中國同巴基斯坦的跨境光纜項目建成開通,幫助巴方提升了網絡聯通速度和穩定性,讓相關地區的網絡連接更加安全穩定快捷﹔中國參與投資建設中吉烏跨境光纜等項目,將區域網絡時延降低了40%,顯著提升了數據傳輸效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設立,為成員國加強數據共享、產業協作搭建了全新平台﹔等等。數字硬聯通涵蓋5G網絡、跨境光纜、數據中心、智慧城市等,有利於突破信息流動的“瓶頸”,釋放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潛能。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數字硬聯通,攜手打造開放、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把區域數字合作推向縱深。
以軟聯通為保障,加強規則標准制度供給。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數字合作領域取得顯著進展,有效服務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成長。同時要看到,各成員國之間數字化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部分國家的網絡普及率與數據應用水平仍然偏低。這種差異正是南北“數字鴻溝”乃至“智能鴻溝”的一個縮影。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彌合南北“數字鴻溝”,就要把硬聯通和軟聯通結合起來,把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技術能力水平與推動數字治理政策、規則、標准對接結合起來,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更相適應,更好實現各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為上合組織大家庭深化數字合作提供堅強制度保障。目前,通過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等機制,上合組織已經通過了《上合組織成員國關於數字化和信息通信技術領域合作的構想》《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數字經濟領域合作的聲明》等綱領性文件,並加以積極落實。我們要以此為指引,不斷凝聚共識,進一步以共同標准優化制度環境、提升數字合作效能,增強全球數字治理的協調性與普惠性,助力完善全球數字治理。
以心聯通為紐帶,促進數字文明交流互鑒。民心相通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是深化數字合作、促進數字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精神紐帶。硬聯通提供物質基礎,軟聯通提供制度保障,心聯通提供精神動力,三者有機結合,共同構成了深化數字合作的完整鏈條。隻有筑牢數字合作的民意基礎,增進各國人民對於加強數字合作的理解和信任,才能推動上合組織大家庭數字合作行穩致遠。促進民心相通,關鍵是要讓數字合作有效惠及各國人民。數字化浪潮帶來的發展紅利不應壟斷在少數國家的手中,而應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理念,高度重視以數字合作惠及民生,提出促進數字時代互聯互通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等,推動共同打造數字命運共同體。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計劃在有需要的成員國實施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充分體現了中國以區域合作提高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真誠意願和堅定決心。我們要把數字合作惠民生作為加深各國人民友情的重要立足點,不斷把心聯通的紐帶系得更緊。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11日 09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